
紫外线的杀菌效果
紫外线杀菌的特点
深紫外线杀菌的特点与使用热量、化学药品的杀菌方法有所不同,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。
紫外线杀菌的优点
-
MERIT 01
与药剂不同,使用后无需擦拭清洗。
-
MERIT 02
对氯消毒不起作用的耐氯性微生物也有效果。
-
MERIT 03
不会产生抗紫外线杀菌的细菌。
紫外线杀菌的注意事项
- 可能对人体、生物的健康造成损害(急性/慢性紫外线损伤)。
- 以树脂为代表的有机材料等可能变色或劣化。
- 光照射不到、处在阴影中无法杀菌。
深紫外线杀菌的工艺
细菌病毒通过基于遗传信息的细胞分裂而增殖,从而导致感染和发病。DNA和RNA带有这种增殖所需的遗传信息。通过照射深紫外线,使细菌、病毒拥有的DNA、RNA螺旋结构发生变化,可以使细菌、病毒失活,换句话说可以抑制增殖。
图1 深紫外线杀菌的工艺

不同波长产生杀菌效果的差异
使细菌、病毒拥有的DNA·RNA“失活”的效果根据所用紫外线的波长而有巨大变化。UV-A、UV-B、UV-C的紫外线区域内,波长最短的UV-C对细菌、病毒具有强大的灭活能力力。其效果为UV-A的1,000倍以上,UV-B的50倍以上。
另外,根据【图3】可知,UV-C的波长(100nm~280nm)中265nm周围的灭活效率最高。本公司开发制造的深紫外LED在杀菌效果最大的265nm拥有发光波长峰值。
各紫外线分类的杀菌能力对比
图2 各紫外线分类的杀菌能力对比
(当265nm的消毒效果设置为100%)

图3 各波长的灭活效率

杀菌效果的思维方式
根据细菌、病毒、对象物不同,紫外线杀菌所需的紫外线量和照射条件有所不同。通常杀菌效果取决于光的强度(照度)和照射光的时间(照射时间)的累计值(累计光量或紫外线照射量)。持续照射光的时间越长,累计光量越多,杀菌效果越好。反之,照射光的时间越短,杀菌效果越低,若要在短时间内杀菌就需要高输出的紫外线照度。
累计光量的思考方式
例:对菌A进行99.99%杀菌需要
40mJ/cm2的紫外线照射量时
照度
(2mW/cm2)
×
照射时间
(20秒钟)
=
累计光量
(40mJ/cm2)
照度与距离的关系
照度根据与对象物的距离等发生变动。通常从光源到对象物的距离越远,照度越低,距离越近,照度越高。另外,距光源轴越近,照度越高,距轴越远,照度越低。
